735 来骗!-《贞观三百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容州普宁县东南有一条河叫“杨梅河”,河流汇聚之地就是普宁县,原先是“容管经略使”的一处军寨,行台则是在西南州府北流县。
    这地方十分穷苦,交通也极为不便,山中还多有獠人、洞蛮的遗存,虽然不多,但零星的寨子还是有一些的。
    围绕这些寨子,就形成了贞观纪元的新乡村模式。
    村落人数不多,但村落相对密集,一座山头以山寨为核心,山道就是联络的通道,大小聚落就这么环绕着,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,就是迅速向山寨集结。
    不过也仅限容州本地的村子如此,到了隔壁州县,倒是没有这么夸张。
    究其原因,还是“容管经略使”在一百多年前设置的缘故,军事管理带来的惯性,也不是那么容易磨灭掉的。
    所以普宁县本地的村子,固然也有什么垅、湾、坪、坝等等乡土称呼,但内部官方的正式名称,一般都是哪里哪里几队。。
    如“杨梅河”两岸的山头,便是从一队一直排到四十九队。
    可见当年的“容管经略使”,在普宁县这里,应该是征召了大量的民兵或者说“义从”。
    此时,“大唐人民革命军”正在欣道县围歼容州地方武装的时候,操着苍梧县口音,又用更加奇葩洛阳官话跟“杨梅河”本地乡老攀谈的梧州人,已经眉飞色舞。
    “要相信我的嘛老表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乡老抽着闷烟,烟是对方发的,是好烟,味道醇厚不呛人。
    就是烟盒比较恶心人,上面写着“吸烟有害健康”。
    于是乡老又抽了一口发泄发泄。
    乡老虽然资格老,但年龄才五十岁出头,前来找他说话的梧州人,四十来岁的光景,穿着一双锃亮的皮靴,一件风衣配合墨镜,派头相当的不错。
    加上对方身材高大,看上去很有古时张子的风范。
    “一万斤……拿不出啊。”
    “老表,打仗啊,现在你能守得住什么?不如把粮食拿出来,    我全部收下,    还能给你表功。而且老表啊,    我给钱的啦。黄金白银黑珍珠,随你挑。”
    “你讲的是不是真的?”
    “我们苏专员,老表你还不知道?你就算不相信他,    总该相信他老豆吧?”
    “嗯……”
    乡老点了点头,苏标一个破团长他鸟都不鸟,    但是苏标的爸爸苏章,    那可是十七师的师长。
    王牌师的师长,    那是多厉害的人物。
    他也是当过兵的,谁王牌师的威力,    心知肚明。
    当即道:“真的会有表功?”
    “你以为我们苏专员为什么当上专员?就是因为立了大功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