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8章 选我,选我-《元气少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随口就是一大段有理有据的论述,条理清晰明确,道理充分,艾朗洲竟然不能反驳,只得从喉咙里冒出呃的一声。

    毛竹峰微微颔,对宋保军的印象又加深了一层。

    也有不少学生诧异的看向宋保军。他们亲眼见过上周的书法课中,宋保军写了一笔臭字,狠狠出了个大丑,想来定是不学无术之徒。怎么突然就这么学识渊博了?还把艾朗洲塞得无话可说。

    那艾朗洲又是什么角色?中文系古文专业四年级的学长,以研究古代文化名人著称,曾经写过《记录明朝两百年之文化景象》刊载在国内文化期刊上,获得大奖,饱受读者欢迎,成为学校一时风云人物,粉丝无数。

    宋保军能反驳他的提问,简直叫众人大跌眼镜。

    裘元成道:“好,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。我们书法艺术是一脉相承的,自有其渊源。虽然宋代‘尚意’对唐代‘尚法\'进行了否定,但时代总是延续的。对宋四家影响最大的当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、颜真卿。宋四家对两者均极为称道。宋代书法品评中常见‘意’这个字眼,强调‘意’是反‘法’,但非是粗浅无法,而是‘法本无法’。”

    宋四家的议题很大,从唐朝渊源开始,说到各个流派继承,说到行书草书各种章法,说到其他历朝历代对宋四家的评价,以及宋四家的自评,林林总总,洋洋洒洒。

    裘元成又要在竹老跟前表现一番,讲说格外卖力。

    “尚意书风在宋四家身上是怎样体现的?主要有几个方面。一是注重人品学养,避俗重韵。苏轼说‘退笔如山未足珍,读书万卷始通神。’黄庭坚说‘词意高胜,要从学问来。’黄庭坚论书法,最重一个韵字,俗气未去的,都不要说有韵。第二个方面,意造魏晋,暗合唐法。宋四家主张离形去神,提倡造法。无法并不是真正的去法,而是既要尽法,又要游离于法,要入乎法中,出乎法外,如羚羊挂角,无迹可寻,这才算是高明。”

    裘元成提笔便在黑板上挂起的宣纸上写了个大大的“法”字,墨迹饱满,字体飘逸风流,颇得苏东坡真传。

    竹老也听得津津有味,一边点头一边抚弄颔下胡须。

    这些内容用词比较艰深了,涉及到中华文化中庸之道的重要概念,几个外国留学生都听不太明白,用不甚流利的汉语问了好多问题。裘元成一一作答,显得挥洒自如,俨然大师风采。

    讲解三十多分钟,看看气氛差不多了,裘元成话锋一转,道:“下面照例要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墨宝,请各位品评其中优劣之所在。有谁愿意上来的,请举手。”

    这是书法课最受欢迎的环节,十多名学生当下高高举手,都是对自己书法有信心的饱学之士,想要在竹老跟前露一露脸。

    试想竹老什么人物?如果能被他一眼相中,随口评上一两句,那也是相当的不得了。对今后的校园生涯绝对只有益处。还有聪明的学生想得更深:“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。只要被竹老评语过了,那就说明竹老是我的老师了。以后宣扬出去,谁敢否认?”

    包括柯宇伟在内也跟着举手,艾朗洲手举得最高,不忘回头朝宋保军丢去一记挑衅的眼神,以及向叶净淳送上爱慕的秋波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