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于是,在大业二年,他设置了进士科,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。 而科举制度也被后世沿用。 那就证明,他的想法没错。 只不过,科举制度的推行,无疑是触碰到了世家大族的既得利益。 所以,世家大族对他暗中抵制,科举制度的推行也困难重重。 他对此也感到很无奈啊! ...... 【唐朝吸取教训,又创立了节度使制度。】 【后来这些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,直接都敢造皇帝的反,逼得皇帝逃离了都城。】 【尽管平息了叛乱,但唐朝也开始走下坡路,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。】 【最终被权臣朱温篡位,建立后梁。】 【自此,华夏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时期。】 ...... 李世民眼神陡然一凛。 这说的就是安史之乱吧,就是令唐朝由盛转衰的那场祸事。 虽然这个节度使制度,不是他创立的,但他在天幕中已经多次看到“节度使”这个词汇。 他猜测着,节度使应该是负责统率军队、管理地方之人。 既掌控着地方的军权,又把控着财政和行政大权。 李世民微微蹙眉,陷入了沉思。 他仿佛看到了唐朝后期那混乱不堪的局面。 节度使权力过大,藐视皇权,各自为政,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态势。 中央集权名存实亡,唐朝陷入动荡。 他不禁在心中长叹。 地方与中央,权力该如何分配,这也是个棘手的问题。 地方权力不够,边防危矣。 地方权力太大,又容易造反。 第(2/3)页